|
|
|
|
|
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大致概括為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 面對各類弱勢人群是指在經濟、社會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而存在著種種生活困難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殘疾人、貧困者等等。優撫對象包括現役軍人、革命烈士家屬、革命傷殘軍人、復員軍人、、因公犧牲軍人的家屬、病故軍人家屬、現役軍人家屬、軍隊離退休干部等等弱勢人群和優撫,要么喪失了勞動能力,或不具備勞動能、生活能力、要么因下崗、失業等問題存在著嚴重的生活困難,要么曾經是或現在是共和國的衛士及其家屬,這些人最有資格或最需要接受社區的幫助。把他們作為社區服務的重點對象,為他們提供福利服務,是社區服務最基本內容和最基本任務,集中體現了社區服務的福利性本質。具體地說,主要包括: 。1) 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務。為老年人提供福利服務之所以成為社區服務的一項基本內容,不僅是因為我國城市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根據國際上約定俗成的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以的老年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了城市居民總人數的10%,即為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城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已明顯超 過了城市居民總數的10%,有些社區高達15%以上,顯然進入了老齡化時代。 (2)為殘疾人提供福利服務。殘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肢體結構、心理狀態的異;騿适,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從事活動的能力,在社會生活的某些領域中不能發揮正常作用的人,包括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精神殘疾等等類型。為殘疾人提供福利服務是世界各國社區服務的最基本內容之一,體著社會的文明與進步。 。3)為優撫對象提供福利服務。包括開展多種形式的擁軍優屬活動,幫助優撫對象解決住房、就醫和日常生活困難,經常開展軍民聯誼活動,等等。 。4)為少年兒童提供社區服務。興建和發展為少年兒童服務的祺我福利設施,如托兒所、幼兒園、少兒活動中心(室),開展寒暑假少兒服務活動,根據客觀需要發展“小學生飯桌”和“接送孩子”等服務項目。 。5)為貧困者提供福利服務。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 的特定時期,我國城市出現了一個以下崗、失業人員為主體的貧困者階層。保障這個階層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社區服務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一是要通過社區組織的努力包括發展社區服務業,幫助他們達到再就業的目的;二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政府建立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要動員社區各方面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扶貧濟困活動,等等,確保貧困者和貧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 2、面向通居民群眾的便民利民的日常生活服務 與一般意義上的慈善事業不同,中國城市的社區服務兼有“福利服務”和“方便人民生活”雙重任務,發揮著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雙重功能。如果說面向各類弱勢人群和優撫對象的社區服務,主要體現了它的福利服務和社會保障功能的話,那么,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社區服務則是它的社會服務功能的一種重要表現。從產生、發展的過程來看,面向普通居民群從的便民生活服務之所以成了我國城市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根源于第三產業發展滯后的客觀現實。據世界銀行提供的數據,社區服務剛剛起步時的1988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服務業所占的比后重是21%,而世界上高收入國家平均高達55%,中等收入國家亦平均達32%。 2、 面向轄區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部隊的“后勤”服務 面向轄區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部隊“后勤”服務是中國城市社區服務的又一個重要內容。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 。1)由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延續下來的企事業單位和曾經承擔著為職工及其家屬提供多方面社會服務的功能,亦即存在著相當普遍、相當嚴重的“企業辦社區”、“單位辦社會”問題。導致了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效率下降,“后勤”機構龐大或經濟負擔過重,不符合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現代化對各類組織專業化、高效率的客觀要求。 。2)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過程中產生的各類新型企業,大都沒有設立龐雜的“后勤”服務機構,但卻同樣需要社區組織為其提供后勤保障服務。 。3)從社區服務主體的角度來說,為轄區內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提供后勤服務,有助于拓寬社區服務領域;有助于提高社區服務的經濟效益(因為開展這類服務基本上都屬于有償服務),促進社區服務體系的良性運行;有助于密切街道、居委會組織與轄區內單位的合作關系,促進社區整合。正是由于主體與客體的利益一致性,促使面向轄區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后勤服務成了我國城市社區服務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還有進一步開拓的余地。
|
|
|
|
|
|
|
 |
|